|
|
|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柜的设计
时间:2015-09-19 11:15:57
前言 常山供电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柜因多年来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已多年没有正常投入使用,并且已有部分电力电容器损坏遗失。为了加强电力管理,公司决定电感器生产厂家重新配制低压配电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柜,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增加系统出力,降低网络损耗,改善电能质量。下面我将此次无功补偿柜配制过程中学到的无功补偿的原理、作用、补偿的方式选择及无功补偿的电力电容容量确定等相关知识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中,电动机及其它有线圈的设备用的很多,这类设备除从线路中取得一部分电流做功外,还要从线路上消耗一部分不做功的电感电流,这就使得线路上的电流要额外的加大一些,功率因数就是用来衡量这一部分不做功的电流的。当电感电流为0时,功率因数等于1;当电感电流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时,功率因数逐渐下降。显然,功率因数越低,线路额外负担越大,发电机、电力变压器及配电装置的额外负担也较大。这除了降低线路及电力设备的利用率外,还会增加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增大电压损失,降低供电质量。为此,应当提高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并联电容器,产生电容电流抵消电感电流,将不做功的所谓无功电流减小到一定范围以内。无功电源同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能质量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应保持无功平衡,否则将会使系统电压降低,设备损坏,功率因数下降,严重时,会引起电压崩溃,系统解裂,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解决电网无功容量不足,增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网络的功率因数,对电网降损节电,安全可靠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http://www.dgfpc.com/功率电感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办法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常用的是补偿法,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并联电力电容器的办法来补偿用电设备需要的无功功率。这就称为电容无功补偿法。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可贴片绕线电感用电容器的无功功率来补偿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甚至消除感性负载于电源之间原有的能量交换。在交流电路中,纯电阻电路,负载中的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纯电感负载中的电流滞后于电压90º,而纯电容的电流则超前于电压90º,电容中的电流与电感中的电流相差180º,能相互抵消。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大部分是感性的,因此,总电流将滞后电压一个角度,如图1所示,将并联电容器与负载并联,则电容器的电流将抵消一部分电感电流,从而使总电流减小,功率因数将提高。 三、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际意义 1.对于电力系统中的供电部分,提供电能的发电机是按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设计的,发电机长期运行中,电压和电流都不能超过额定值,否则会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发电机。由于发电机是通过额定电流与额定电压之积定额的,这意味着当其接入负载为电阻时,理论上发电机得到了完全利用。因为,P=U*I*cosØ中的cosØ=1;但是,当负载为感性或容性时,cosØ<1,发电机就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发电机的容量,就必须提高其功率因数。 2.对于电力系统中的输电部分,输电线上的损耗:Pl=RI*I,负载吸收的平均功率: P.=V*I*cosØ ,因为I=P./V/ cosØ,所以Pl=R*P./V/cosØ(V是负载端电压的有效值)。 由以上公式中可以看出,在V和P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率因数cosØ会降低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 3.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功率因数意味着: (1)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这就有利于安全生产。 (2)可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 (3) 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4)可减少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效率。因发电机的发电容量的限定,故提高cosØ也就使发电机能多出有功功率。
上一篇
剖析带输出钳位功能的运放电路
下一篇
两个PIC引脚驱动LED灯应用电路设计图
|